English

江河缘何频频断流

1998-03-17 来源:光明日报 润泽 我有话说

去年,我国黄河出现有史以来河段最长、时间最长的跨年度断流现象,这不仅影响了黄河流域1997年的农业生产、城市供水及其他需水,还将严重影响1998年的农业生产、城市乡村生活用水与其他需水。这不能不令人震惊!

然而,江河缘何出现频频断流现象呢?

河流是整个地球的大动脉,人类文明的摇篮,生态平衡的生命线。世界上已知的上万种鱼类40%在河流中生长,每平方公里河流中的物种为每平方公里海洋的65倍。但是,由于自然现象的影响和人们忽视生态平衡和自然规律,滥砍乱伐森林以及用水取水无度等等,导致了世界上许多大江大河频频断流。

美国的科罗拉多河、非洲的尼罗河、南亚的恒河等世界著名河流,因其入海水量太小,枯水季节,甚至汛期都出现断流。

埃及利用尼罗河灌溉农田可上溯到5000年前,但直至60年代建立阿斯旺大坝前,尼罗河每年入海水量一直保持在320亿立方米左右,约占尼罗河总流量的38%。尼罗河水每年从埃塞俄比亚高原携带1亿吨泥沙,既肥沃了埃及万顷良田,也不断补充三角洲地区下陷的泥土。大坝建成后,泥沙全部沉积纳赛尔湖,尼罗河每年输入地中海水量迅速下降到60亿立方米,目前已下降到18亿立方米。结果,尼罗河里的商业鱼类由建坝前的47种下降为17种,东地中海的沙丁鱼产量也下降了83%,尼罗河三角洲也开始后退。美国海洋学家预计,由于气候变暖,海平面上升和尼罗河输送泥沙减少,今后60年内埃及可能损失15—19%的可耕地。

位于中亚地区的咸海曾名列世界第四大淡水湖。60年代前,前苏联阿姆河和锡尔河每年向咸海输水550亿立方米,占两河流总流量的一半以上。由于前苏联从50年代后期开挖长达1300公里的卡拉库姆运河,把阿姆河水引入里海,并建设庞大但效率不高的灌溉工程,从1981年至1990年,两条河输入咸海的水量年均仅有70亿立方米。目前咸海面积已缩小一半,水量减少3/4,含盐量增加3倍。两河三角洲地区的柳、杨、柽等喜水树种和灌木大量减少,沼泽地缩小。锡尔河三角洲原有173种鸟类,目前已减少到38种;咸海原有24种鱼类,现有20种已经消失;大风每年从干涸的湖底卷起4000万至1.5亿吨盐碱尘末撒向周围土地,祸害着无数的庄稼和树木;盐量与有害物的增加也威胁着当地居民的健康,伤寒病发病率增加30倍,肝炎增加7倍,食道癌增加15倍。

生态学家指出,要阻止大江断流,一要保护好沿岸植被,恢复生态平衡,增加天然来水(其中包括战胜厄尔尼诺现象,大力造林,减少CO2排放,缓解地球变暖与厄尔尼诺的发生);二要节约用水,切不可急功近利,“竭泽而渔”。除此,别无选择。

江河断流的严重后果是该引起人们重视的时候了!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